5月26日,泰媒消息称,自作为主要市场的中国游客数量急剧下降后,泰国旅游业形势正在走向低迷。近日,KKP Research针对上述情况做出了研究分析。

KKP Research指出,今年新年之后作为经济希望的旅游业令人出乎意料,预计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特别是中国游客市场,2024年底中国游客是唯一恢复至疫情前60-70%的市场,平均每月约有560,000人;但自2025年1月中国春节后,中国游客数量减少了近一半,即每月仅剩下不到300,000人,或仅为疫情前的30%。

对此,多方提出疑问这仅是暂时放缓或是长期放缓,而KKP Research认为导致过去2-3个月游客数量急剧放缓的因素有两大类,即结构性因素和暂时性因素;且在过去观察得出3大事实,即中国出境游客数量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结构性因素)、中国游客正在从跟团游转为自由行(结构性因素)及出境中国游客中选择前往其他国家的游客数量处于增长趋势(结构性和暂时性因素)。

同时,经对中国出境航班调查发现,自3月以来航班逐渐恢复,但飞往泰国的航班数量却持续下降,这反映出泰国的吸引力下降,而非中国出境游客减少。至于中国游客境外游的目的地,航班及游客数量均显示为日本、韩国、越南和马来西亚等。

至于选择前来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减少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

  1. 中国游客重复旅游泰国需要时间,特别是需要自己准备和计划行程的自由行游客,这是一个暂时性因素,且下半年可能会逐渐改善;
  2. 中国游客对安全的担忧日益加剧,这是一个结构性因素,需要时间来恢复原有形象,特别是需要对该领域特别关注的自由行游客。

而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中国游客是否会在短期内恢复或是否能有其他国家游客能够代替中国游客。对此,KKP Research认为若结构性因素、特别是安全问题未能得到解决,短期内中国游客数量很难恢复到原有水平;而无论是从数百万的游客数量或数千亿的游客创收来看,短期内也很难依赖其他国家游客来代替中国游客。

但长期来看部分市场游客可能有机会增长并成为代替中国游客放缓的驱动力,而KKP Research认为现欧洲和南亚游客、特别是印度游客应成为未来泰国旅游业给予重视的新目标群体,因为泰国旅游日益受欢迎。

然而,这两个群体游客与中国游客存在较大差异,即欧洲游客比较喜欢前往南部地区,其次是东部地区(芭提雅、曼谷),而印度游客喜欢前往曼谷,其次是东部和南部地区;欧洲和印度游客在住宿方面的开支高于中国游客,旅游目的地数量少但注重住宿质量,以及印度游客比欧洲游客注重娱乐和购物。因此,政府需要调整旅游促进政策以适应新的游客群体。

作者 taiguow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