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泰媒报道,11月25日,泰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委员会(NESDC)警告政府,应在经济真正复苏前暂缓调高增值税(VAT),并参考国际经验循序推进,以避免冲击经济与弱势群体。
NESDC在周一记者会上公布对多国增值税调整的研究,并据此提出对泰国调税的利弊分析。秘书长翁法表示,增值税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为政府带来930亿泰铢收入。但从他国经验来看,调税应在经济稳健回升后进行,并需逐步实施,同时辅以保障低收入群体的配套措施。
近期内阁通过2026—2030年中期财政框架后,增值税可能上调的讨论迅速升温,引发公众担忧。首相阿努廷随后表态称,政府目前没有调高增值税的计划。
根据NESDC数据,泰国每年征收增值税约9,928.29亿泰铢,占政府总收入三分之一。自1997年以来,增值税便维持在7%,尽管法律允许最高调至10%。这一税率不仅为东盟最低,也低于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中位数。然而,随着泰国福利支出需求上升及老龄化加速,财政压力日益沉重。
NESDC预测,若不增加收入来源,2025年公共债务将升至12.2万亿泰铢(占GDP 64.8%),到2030年可能攀升至15.3万亿泰铢(占GDP 68.2%)。
研究指出,新加坡、日本、英国和哥伦比亚等国家成功调税的关键在于:明确税收用途、分阶段调高、给予企业和民众过渡期,并对低收入群体提供补偿。例如,新加坡自2018年以来持续分阶段调高消费税,并通过发放消费税券、补贴医疗和公共事业费用等方式缓解冲击;日本则对不同商品实施10%与8%区分税率,并提供过渡期和育儿补助等措施。
NESDC建议,若泰国未来决定调高增值税,新增收入应优先用于国家福利项目,包括:为1,150万名老人提供910亿泰铢津贴、为1,350万福利卡持有人提供550亿泰铢补助、为230万名新生儿提供180亿泰铢津贴等。
此外,NESDC强调,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同样重要。借鉴他国经验,强化税务行政管理可为政府带来额外收入,协助支撑福利支出并减轻公共债务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