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了《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GII),结果显示全球创新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进展是中国首次进入全球前十,凸显新兴经济体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根据报告,泰国在全球排名第45位,总得分为36.7分。在收入分组中,泰国位列中高收入经济体第四,仅次于中国、马来西亚和土耳其;在东南亚地区同样排名第四。WIPO评估认为,泰国的创新表现“与其发展水平相符”,即成果与经济地位大体一致。
不过,报告同时确认泰国仍被视为“创新表现优于预期”的国家,这是泰国第11次获得该称号,尽管并非连续。这意味着其在某些领域的成绩已超越经济基准,即便整体表现逐渐趋近于预期水平。报告还特别提及曼谷为重要的创新集群之一,但尚未进入全球前100名。
东盟地区的创新竞争愈发激烈。2000年至2023年间,东盟的研发经费年均增长率达8.5%,2015年至2022年间高科技出口总额更是翻倍增长。由此,东盟国家与全球创新领跑者之间的差距正在显著缩小。在东盟成员中,新加坡稳居全球第5,马来西亚第34,越南第44,泰国第45,菲律宾第50,印度尼西亚第55,文莱第88,柬埔寨第100,老挝第109,缅甸第122。尽管泰国仍领先菲律宾与印尼,但已被越南超越,仅落后一位。逐年缩小的差距正给泰国带来压力,要求其加快创新改革以保持区域竞争力。
在全球范围内,瑞士连续第15年蝉联全球最具创新力经济体,彰显其创新生态体系的稳定与强大。亚洲方面,中国首次跻身前十,标志着这一科技强国的迅速崛起。2025年全球创新力前十经济体依次为:瑞士、瑞典、美国、韩国、新加坡、英国、芬兰、荷兰、丹麦和中国。
尽管泰国维持在第45位,但报告警示称,在东盟快速发展的创新格局中“原地踏步等同于落后”。结果也引发外界对“泰国4.0”战略与东部经济走廊(EEC)等旗舰计划的质疑,认为其成效或未能与区域竞争对手相比足够迅速。若要从“守住位置”转向“追赶并领先”,泰国必须加快提升研发投入,强化政企学合作,并营造更有利于科技驱动型企业发展的生态系统。这些举措被视为泰国重拾创新动能、确保在东盟创新版图中占据领先地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