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泰国一带一路经济与教育发展研究院、泰中一带一路经贸投资总商会、泰国国家研究院泰中战略研究中心于8月28日联合举办了中泰科技与人文交流合作发展论坛暨《“数字丝路”在泰国》报告发布会。

泰国国家研究院泰中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苏拉西·塔纳堂上将、泰国一带一路经济与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唐隆功·吴森提兰谷博士、泰国国家科技发展局执行副主任竹拉兰·朵巴森博士等泰方代表,以及中国驻泰大使馆文化参赞杨晓龙先生出席了活动。来自中泰两国政、学、商界权威人士,共同探讨了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区域合作新路径,以进一步推动中泰友好合作发展。

数字技术成为中泰一家亲新纽带

50年来,中泰两国在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近年来,中国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泰国的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移动支付、短视频、电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服务在泰国广泛普及,同时,中国的数字化生活方式正逐渐融入泰国人民的日常生活。这不仅推动了中泰之间的旅游、经济、贸易增长,也成为了中泰合作发展的“新纽带”。

泰国国家研究院泰中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苏拉西·塔纳唐表示,中泰建交50年之际,“数字丝路”为两国合作注入了新动能,期待中泰数字经济合作织牢发展纽带,“中泰一家亲”续写新篇章。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文化参赞杨晓龙表示,今年是中泰友谊的金色50年,“数字丝路”也是两国间的“友谊之路”,让我们以数字技术为桥,持续推动中泰民心相通、深化合作发展,携手推动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

中泰数字经济合作惠及民生

泰国一带一路经济与教育发展研究发展院院长唐隆功·吴森提兰谷博士认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泰数字经济合作已从基础设施延伸到民生领域,中国的数字化生活方式也在泰国普及开来,为中泰合作发展带来跟多可能性。

以移动支付为例,论坛发布的《“数字丝路”在泰国》报告显示,来自中国的移动支付服务,覆盖了泰国核心旅游和商业区,在曼谷热门购物区的商户的渗透率达到61%,大大便利了中泰民众的互联互通。比如,微信支付已覆盖曼谷市区BTS轻轨全线,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游客的出行便利性。而泰国本土连锁超市BIG-C在微信上线小程序后,中国消费者无需去到泰国,就可以线上买到泰国商品。

在电商、出行等方面,中泰之间也有着越来越深入的合作。调研报告显示,45.4%的泰国消费者因”高性价比”而选择中国电商平台,其中34.5%的泰国商户较为频繁地通过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渠道采购。中国企业开发的商旅类数字软件应用也在泰国和东南亚地区取得了一定进展。以滴滴、携程、飞猪等为代表的打车、酒店、旅游等应用在当地赢得了一定用户青睐。

泰国国家科技发展局执行副主任竹拉兰·朵巴森博士认为,中泰间的数字经济合作在创造就业、产品与优质内容的同时,也为中泰文明互鉴,乃至更广阔的国际协作提供了机遇。他希望双方继续深化合作,为两国经贸互利合作创造良好环境。

数字平台与内容增进中泰文化理解

随着数字科技尤其是AI技术的发展,更加多元繁荣的数字内容在跨区域、跨文化间顺畅流动,并逐渐打破地域和语言的障碍,客观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互动与情感共鸣。

以中泰数字文化交流为例,《“数字丝路”在泰国》报告显示,抖音和中国动漫在泰国年轻人中的使用率分别高达90.7%和91.6%,以《原神》《王者荣耀》为代表的网络游戏,以起点国际为代表的网络文学亦广受欢迎。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腾讯、阿里巴巴等数字科技企业,通过洞察泰国用户的偏好,将优质的中国影视内容带到东南亚,也引进当地优质文化内容到中国。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国剧集”已逐渐成为国际娱乐市场的重要力量。以腾讯视频国际版WeTV为例,2024年全球下载量已接近8000万,播放量近50亿。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孙佳山研究员认为,在数字时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全球文化交流,科技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加速文化产业的创新。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以网剧、网文、网游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新三样”正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以优质内容为国际用户搭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更培养了全球青年群体独具特色的数字文化。

据《“数字丝路”在泰国》报告观察,跨国合制的本土剧集与综艺也成为了文明互鉴的窗口。以立足泰国、面向亚洲的《创造营亚洲》为例,ONE31、GMMTV等泰国主流电视台深度参与,吸引十余国选手加盟,这种多元文化交融使节目具有真正的全球属性。观众还通过社交媒体、弹幕互动、粉丝二创等形式参与内容再生产,形成用户主导的”文化共创”模式。这种由粉丝自发推动的传播机制极大提升了文化交流效能。

中泰数字技术合作促进产业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焦点。今年初,DeepSeek率先实现低算力成本下的高性能表现。除DeepSeek外,腾讯、阿里巴巴等头部企业也在持续迭代自研大模型——在AI-Arena基准测试中,阿里通义千问与腾讯混元双双跻身全球前15强。

《“数字丝路”在泰国》报告调研显示,受访泰国企业用户中,认为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AI产品“非常便利”的比例达66.7%。此外,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中国云服务商已在泰国建设多个数据中心。调研显示,74%的受访企业正在使用相关服务,59.6%的用户认为“非常便捷”。以腾讯云与泰国正大集团旗下零售公司CP AXTRA达成的数字化战略合作为例,双方主要基于腾讯云技术和丰富行业数字化经验,共同打造包括库存管理、促销策略、弹性扩缩容智能调度等在内的“数智化系统”,助力正大零售数字化升级,实现经营提效和商业增长。

泰国国家电子与电脑技术中心 (NECTEC) 人工智能研究组主任田昌·桑廷尼 博士表示,中国数字科技企业正重塑泰国的数字经济生态,中泰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的合作,不仅提升了产业效率,更培育出了可持续的创新生态系统。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尹西明教授表示,当前AI正在从“盒子里的智能”走向“真实世界智能”。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向善、创新为民,让创新造福百姓、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正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倡议全球各国共享AI发展经验、技术产品和创新能力。中国和包括泰国在内的东南亚地区,都具有超大规模用户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双方在基础研究、普惠应用和科技治理方面的深化合作,必将为全球南方的科技合作和全球科技治理体系提供示范引领。

报告同时指出,76.7%的泰国受访者认为中国数字企业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79.7%的泰国民众对中国数字经济在泰延伸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 泰国J&B Enterprise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占蓬·彭帕猜女士指出,在泰国,许多中小企业通过微信小程序、微信支付成功将泰国商品销往中国市场,这种轻量化的数字化转型模式,特别适合泰国本土企业快速对接全球消费者。

围绕中泰科技与人文交流合作发展话题探讨时,与会中泰嘉宾一致认为,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技术基础,以网文、网剧、网游、移动支付等为应用支撑的“数字丝路”已从基础设施延伸至商业民生、人文交流、产业升级等丰富领域,成为中泰两国经贸互利、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

泰国农业大学教育学院玛蒂妮·翁瓦尼·兰帕卡蓬副教授强调,中国数字技术对促进泰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至关重要,科技已经成为“中泰一家亲”的新载体。唐隆功·吴森提兰谷博士表示,期待双方以建交50周年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数字经济合作,共同绘就中泰命运共同体的“数字未来”。

作者 taiguow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