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泰国汇商银行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SCB EIC)最新报告,若泰美关税谈判在2025年8月1日最后期限前未达成减免协议,泰国经济在2026年可能仅增长0.4%,面临严重放缓风险。
报告指出,2025年泰国经济预计将增长1.5%,与此前预测一致。即便泰国与美国达成部分互惠关税削减协议,泰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整体税率仍将高于主要出口竞争对手。
今年上半年出口表现尚显韧性,部分得益于“抢出口”现象——即泰国出口商在预期关税上调前提前出货。但进入下半年后,泰国产品将因较高关税面临价格劣势,出口压力加剧。
展望2026年,EIC预计GDP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1.2%,原因在于出口与民间投资双双承压,主要受到美方持续征收报复性关税的影响。
其中,泰国电子与电器等主要出口产业将面临市场份额被蚕食的高风险,因越南、日本、韩国等竞争国享有较低的报复性关税,产品竞争力更强。
此外,EIC警告泰国还可能面临类似越南的“转运贸易”指控,进而遭遇额外贸易壁垒。对进口依赖度高的出口产品还可能被美方加强原产地审核,进一步加大行业压力。
若出现最坏情况——即泰美谈判失败,美国自2025年8月1日起继续对泰国产品征收高达36%的报复性关税,而越南等竞争对手税率仅为20%左右——EIC预测泰国经济增速将在2025年跌至1.1%,2026年更将暴跌至0.4%,出口与民间投资恐现断崖式下滑。
目前,泰国政府仍在评估与美国达成更广泛市场准入的谈判条件,尤其关注农业领域的影响。但EIC指出,若泰国对美农产品开放市场,本国畜牧业(如猪肉、家禽、玉米)将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领域,主要由于:
- 本地农业生产成本远高于美国进口产品;
- 泰国国内高度依赖本地农产品,进口增加将打乱现有供应链;
- 小农户受成本劣势影响大,生存空间被压缩。
EIC建议,若推进农业自由化,政府必须出台有力的配套扶持政策,以缓解冲击、协助产业转型。除了贸易风险,2025年下半年泰国经济还面临多重压力:
- 中国游客恢复缓慢,旅游业复苏仍脆弱,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及关税战或打击旅游消费;
- 与柬埔寨边境冲突升级,若报复措施加剧,或波及经济;
- 政局不稳,恐致2025–2026财政年度预算拨款延迟,削弱内需动能。
总体而言,EIC警告,若不及时妥善处理外部贸易关系与内部政策执行,泰国经济在未来两年恐将陷入深度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