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据泰媒消息,除了腐败相关新闻外,每天均会有关于毒品影响的报道。然而,民众被“诈骗分子”欺骗所造成的损害,不论是财产损失还是精神损失也不在少数。

近日,中央调查局(CIB)公布了泰国人经常被欺骗的5大原因,存在心理、社会和基础设施等多项因素,具体如下:

1.信任和同情心:泰国人通常会“客气”和“害怕拒绝”,特别是有人冒充政府工作人员、警察或各个部门人员时,部分人因为害怕麻烦,即便心存疑惑也会执行对方要求;

    2.不了解情况:有部分群体、特别是老年人群体对新技术不熟悉且无法辨别真假,缺乏网络安全知识,如设置密码、不会检查URL地址或不会规避钓鱼链接等;

    3.经济及财务状况:诈骗分子往往会利用“贪婪”和“期望”,如收入高、大奖或低息贷款来诱骗陷入财务困境之人,而民众往往未仔细思考便作出决定;

    4.技术先进:犯罪分子往往会学习并使用各种现代技术来行骗,但许多受害者无法跟上科技步伐且不了解该如何预防,以及部分网络平台的防控措施还不够严格;

    5.未经核实的分享行为:网络媒体已然成为传播虚假新闻和实施诈骗的便捷渠道,很多人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便轻易相信各种信息,诈骗分子往往会使用有很多人评论、分享和点赞的“社交认证”技巧来获取信任。

    作者 taiguowa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